考前身体不适怎么办?中医专家教你如何应对

时间:2023-05-31 08:11:30    来源:驻马店广视网

2023年高考近在咫尺,有些考生可能会出现如困倦、注意力难以集中、食欲不佳、失眠等身心症状。那么如何应对这些状况呢?听听中医的辨证分析及调理建议,帮助考生以身心最佳状态迎接高考。

1视疲劳

表现:眼疲劳、眼干、眼涩、视力下降。

辨证:中医认为,眼能视万物、察秋毫、辨形状、别颜色、详虚实真假,而这些功能都需要五脏六腑精气的充养。对于处于高考备考阶段的青年人来讲,多是脾虚气滞所致,脏腑精气亏虚少见。

治法:具体辨证施治非一日一时之功,须至医师处诊治。(凡涉及辨证施治者均须至医师处,不可擅自处方给药,后文不再赘述)

建议

1.做到“合理、适度用眼”是基本的方法。学习所用灯光的选择以柔和为主,如米黄色;长时间用眼后可以放松一下与眼球有关的肌肉,可以进行瞬目(眨眼睛)、闭目或远眺。

2.中成药——可适当予以珍青明目片等(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服用)。

3.茶饮——菊花茶、枸杞茶:用菊花或枸杞适量,开水冲泡,代茶饮,能缓解眼部疲劳、干涩。

4.中医食疗方——将黑豆 500 克,炒熟后待冷,磨成粉;核桃仁500克,炒微焦去衣,待冷后捣如泥。取以上两种食品各1匙,冲入煮沸过的牛奶后加入蜂蜜1匙,早晨或早餐后服食,能增强眼内肌力,加强调节功能,改善眼疲劳的症状。另,可有意进食富含维生素 A、C 的食物。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来源是动物内脏(尤其是肝脏)、蛋类和乳制品等,深色蔬菜如辣椒、胡萝卜、菠菜、苋菜、红心甜薯、南瓜等含量较高,水果中的芒果、柑橘、 红枣等含量比较丰富;摄取维生素C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新鲜的水果和蔬菜。

5.针灸按摩——按摩是缓解眼部疲劳有效且迅速的方法:(1)坚持做眼保健操:通过对眼部周围穴位的按摩,使眼内气血通畅,改善神经营养,以达到消除睫状肌紧张或痉挛的目的。(2)熨目。两手相摩擦,搓热后,将手掌放于两眼之上,如此反复熨眼3次。然后,用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轻轻按压眼球,稍停片刻。做熨目,宜在睡醒时分。

2体力下降

表现:疲惫、乏力、困倦、少气懒言等。

辨证:久坐伤肉,忧郁思虑,劳伤心神,心失所养,脾失健运,心脾两虚,气阴亏虚,不能濡养四肢肌肉所致。

治法:当以“补益气血”为基本原则。

建议

1.中成药——参麦口服液(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制剂,推荐用法:每日三次,一次一支,若要加大剂量请在中医师指导下)。

2.茶饮——玉屏风茶:黄芪15克、白术8克、防风6克,煎水代茶饮,可益气固表、振奋食欲、增强体力。(2)生脉饮:生晒参30克、麦冬10克、五味 15克,煎水代茶饮,可益气养阴、缓解疲劳。

3.中医食疗方——归芪乌鸡汤:乌鸡1只、当归10克、黄芪20克、香菇30克,葱姜适量。做法:(1)将乌鸡放进温水里,加入料酒用大火煮,待锅开后捞出乌鸡;(2)把焯过的乌鸡放入有温水的砂锅里,再将葱片、姜片、香菇片以及当归、黄芪一起放入锅中,加适量的盐,用大火煮;(3)待开锅后改用小火炖1个小时后即可食用。

4.针灸按摩——考生可按摩足三里(外膝眼下四横指、胫骨外一横指)、关元(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下四横指)、气海(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下 1.5 寸)等。操作方法:用拇指指端着力于治疗部位,做轻柔缓和的环旋运动,亦可用艾条悬起灸。

3胃肠不适

表现:恶心、呕吐、嗳气、反酸、腹胀、腹痛、腹泻、便秘等。

辨证:中医认为脾胃虚弱或饮食不洁(节),恣食生冷,暴饮暴食,暑湿困脾,损伤脾胃,脾胃运化失常,或肝气郁结,肝旺乘脾,脾失健运,胃气上逆,腑气不通,则出现上述诸症。

治法:当以“健运脾胃,消食化积”为主。

建议

1.中成药——(1)对于腹胀、纳食不香者,楂麦消食糖浆(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制剂,推荐用法:每日三次,每次10毫升,若要加大剂量请在中医师指导下);(2)食欲低下,嗳气,肛门排气增多者可用香砂六君子丸、木香顺气丸加保和丸调理,同时饮食以清淡、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;(3)对于便秘者,建议服用燕麦粥,多食根茎类食物,如莲藕、山药等,可服用麻仁丸、五仁丸等;(4)对于腹泻者,可服藿香正气液、参苓白术丸等(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服用)。

2.茶饮——麦芽神曲山楂饮:炒麦芽60克、焦山楂30克、神曲30克,水煎30分钟取汁服,适用于消化不良、嗳气。

3.中医食疗方——山药大枣粥:山药100克、大米250克、大枣30克,冰糖适量。做法:大米加水提前泡半小时,山药洗净,去皮切块,将泡好的米放入锅中,加入适量水煮开,加入大枣、山药块稍搅拌,改小火熬煮30分钟即可。山药大枣粥具有健脾胃、养气血的功效,经常食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的症状。

4.针灸按摩——按揉足三里穴;考生在面对胃肠道不适症状时,通常可采取摩腹的方法。操作方法:用手掌面按在腹上,先以顺时针方向,再以逆时针方向,各摩腹 20 次。立、卧位,饭后、临睡前均可进行。还可早晚各做 30 个仰卧起坐与俯卧撑,均有健脾胃、助消化、安眠的作用。

4情绪不佳

表现:情绪不能自控,表现多变,或急躁易怒,或紧张害怕,或抑郁低落,或焦虑多疑,或淡漠悲哀。

辨证:中医认为情绪上的变化多与心、肝、脾、肺密切相关,郁怒伤肝,忧思伤脾,悲哀肺脾气虚多,劳神则心伤,终导致心脾肺虚,气血不足,心火亢盛,肝气偏旺,气机郁滞而出现上述诸症。

治法:当以“疏肝行气,健脾养心,调神解郁”为主。

建议

1.中成药——(1)郁乐疏合剂(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制剂,推荐剂量:每次10ml,一日三次,若需加大剂量可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);(2)市售逍遥丸、归脾丸、柏子养心丸等进行调理(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服用)。

2.茶饮——(1)百合绿豆汤:取百合、绿豆25克,冰糖少量,煮熟烂后,加牛奶服用,有清心除烦、缓解紧张焦虑之效;(2)香蕉牛奶汁:取香蕉1根,牛奶500克,香蕉洗净、去皮,切块备用。将牛奶、香蕉放入果汁机中,搅打均,倒入杯中即可饮用,有振奋精神和提高信心之效。

3.中医食疗方——玫瑰花粥:用玫瑰花与鲜粳米熬制成粥,常食玫瑰花粥,有镇静、安神、抗忧郁的功效。

4.针灸按摩——考生可以按摩内关(腕横纹中点上2寸,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)、神门(腕横纹小指尺侧端,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)、太冲(人体足背侧,第一、第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)等穴位。心藏神,神门为心经原穴,内关为心包经络穴,两穴可以调理心神而安神定志,内关又可宽胸理气;太冲为肝经原穴,可疏肝解郁。操作方法:用拇指指端着力于穴位,点按或按揉,每穴3—5分钟。

5睡眠不适

表现:失眠(或过于兴奋,辗转反侧,难以入睡;或睡时多梦,睡而不实,容易惊醒,醒后难再入睡)。

辨证:中医认为,阳气周而复始运行,夜间入于阴分,从而产生睡眠。或心脾不足,心神失养;或心肾不交,神不安守;或心胆气虚,惊扰伤神;或饮食失宜,胃失和降。这些都可导致机体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,从而出现失眠。

治法:当以“调理脏腑阴阳”为总原则。

建议

1.中成药——(1)活血安神合剂(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制剂,推荐剂量:每次10毫升,一日三次,若需加大剂量可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);(2)市售朱砂安神丸、天王补心丸、归脾丸等调理(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服用)。切勿长期服用安眠药等精神类药品。

2.茶饮——枸杞子10克、酸枣仁20克,开水冲泡,代茶饮,有养心、滋阴、健脑、安神之功效。

3.中医食疗方——百合龙眼莲子汤:百合、龙眼肉、莲子各20克,加水煎汤,加白糖适量。百合安心定眠,治睡眠不安;龙眼益智宁心、养血安神;莲子能补中养血,治夜间多梦。

4.针灸按摩——考生可以按摩印堂(额部,两眉中间)、照海(足内侧,内踝尖下方凹陷处)、神门(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)等。印堂可调理脑神,照海通阴跷脉,滋阴宁神,两穴相配可治疗阴虚火旺之失眠;神门为心经原穴,可调理心神,安神定志。操作方法:用拇指指端着力于治疗部位,做轻柔缓和的环旋运动。

5.睡前浴足——睡前泡脚有舒经活络,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。同时,白天紧张了一天的神经,以及劳累了一天的五脏六腑,都可以通过泡脚得到彻底的放松和充分地调节,身体也会感到舒适,还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。如果泡完脚后,再适当做几分钟足底按摩,对身体的血液循环更好,脏腑器官也能得到进一步调节。浴足后,建议不再进行其他活动,隔数分钟即入睡,养生保健效果更佳。

6.其他——睡前远离智能手机,也可于睡前听10分钟的轻音乐以放松紧张情绪,帮助更好地入睡。

6脑力下降

表现:头痛、头晕、注意力不集中,记忆力减退。

辨证:引起头痛、头晕的原因有很多,大多考生头痛发病较缓,多伴头晕,痛势绵绵,时休时止,中医认为此多与清阳不升、气血亏虚有关。

治法:当以“运脾升清,健脑益智”为主。

建议

1.中成药——可予以服补中益气丸、孔圣枕中丹等进行适当调理(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服用)。

2.茶饮——核桃桂圆芝麻汤:将核桃仁500克,桂圆肉、黑芝麻各 250 克一起打粉,加适量白糖调后装瓶,每日早、晚各取 1 匙以沸水冲服。

3.中医食疗方——黄花菜肉汤:干黄花菜30克、猪瘦肉100克切片,加水烧汤,调食盐、味精、酱油。黄花菜有较好的健脑、抗衰老功效,含有丰富的卵磷脂,对增强和改善大脑功能有重要作用,同时能清除动脉内的沉积物,对注意力不集中、记忆力减退、脑动脉阻塞等症状有特殊疗效,故人们称之为“健脑菜”。

4.针灸按摩——可按摩百会(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)、四神聪(百会穴前后左右各一寸,共四穴)、风池(后颈部,后头骨下,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)等。百会、四神聪可疏通头部经络气血,醒脑调神;风池可活血通经、清利头目。操作方法:用拇指指端着力于穴位处,做轻柔缓和的环旋运动,每穴3—5分钟。

7运动不耐受

表现:运动不耐受指的是轻中度运动后出现疲乏无力的现象。当排除各种急慢性心肌炎,尤其是在“感冒”过后,一般感冒结束后在一段时间的修复后没有乏力、气紧等表现可以排除。

治法:循序渐进原则,从快走开始到慢跑,心率不能快速升高,自我感觉没有明显不适,在整个过程中注意自己的感受,不能耐受当立即停止并休息,佩戴智能手环,可以检测心率等数据供客观参考。

8肢体酸软不适

表现:肢体酸软,以颈部、肩背及腰部为主,僵硬不适。

治法:以上不适常常为不正确的肢体姿势及本身肩背部、腰部肌肉力量薄弱有关,应对此类不适,若从长远计划当循序渐进增强腰背部肌肉训练,可酌情选用国家体育总局录制的八段锦、五禽戏等传统功法,也可以在教练指导下科学健身。从当下看,想缓解不适就要尽量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。

9女生生理期不适

表现:痛经、月经量多、有血块等。

辨证:痛经的发生主要与冲任二脉以及胞宫的生理周期密切相关,主要病机在于气血运行不畅,气血亏虚“不通则痛”,胞宫失养“不荣则痛”。月经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,如果高考期间来月经不必恐慌与焦虑,如果平时痛经影响考试复习,可通过一些方法来缓解。

治法:主要以“疏肝行气,活血化瘀,补益气血”为准则。

建议

1.中成药——可予以益母草颗粒、逍遥丸、十全大补丸等进行调理(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服用)。

2.茶饮——(1)姜枣红糖水:干姜、大枣、红糖各 30 克。做法:将前两味洗净,干姜切片,大枣去核,加红糖,煎水喝。干姜具有温经散寒作用,适用于寒性痛经;(2)当归茶:当归10克、川芎5克,沸水冲泡代茶饮,具有补血活血作用,适用于血虚、血瘀、经期腹痛者。

3.中医食疗方——姜艾薏苡仁粥:干姜、艾叶各10克、薏苡仁30克。做法:将前两味水煎取汁,将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,入药汁同煮至熟,具有温经、化瘀、散寒、除湿的功效。

4.针灸按摩——中医有一个“三阴交”穴,又称“女三里”,对痛经甚有疗效,位于小腿内侧,足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缘后方。有痛经问题的女生,可在平时用拇指按揉该穴,左右各指压按揉3分钟左右;还可以用艾条灸疗,将从药店买回的艾条点燃放在靠近穴位处,以局部皮肤温热而不烫伤为度,每穴灸10分钟左右。要注意的是,月经来潮后不要强烈刺激该穴,否则可能引起经血量增多。

5.其他——(1)学习必要的生理卫生常识,消除对痛经的恐惧、焦虑,注意经期卫生,外阴保持干净清洁,经期切忌盆浴、游泳、冷水洗浴。经期前及经期时,应注意忌食生冷、辛辣的食物;(2)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,尤其是体质虚弱者,但要避免经期过度劳累、剧烈运动。由于子宫受寒时,会使子宫收缩加强、疼痛加重,经期要注意保持小腹温暖。痛经难忍时,还可以选择服用一些非甾体抗炎药物止痛,如布洛芬等;(3)若有在迎考期间避免月经来潮的强烈要求,可至妇科专科医师处就诊采取相应措施,切忌自行购买相应激素类药物服用。

10临考紧张

表现:心率增快,心慌,不自主地想解小便等。

辨证:中医认为情绪上的变化多与心、肝、脾密切相关,忧思伤脾,劳神伤心,终导致心脾两虚,气血不足,土虚木旺,肝火上炎,气机郁滞而出现上述诸症。

治法:当考生出现临场紧张时,可以采用自我放松的办法加以调节。

建议

1.平静心态法:考生端坐桌前,双脚平放,两眼微闭,注意力集中在起伏的腹部,平静一下心态,此法简单易行效果较好;自我暗示法:深呼吸排除杂念,心中默念“我有信心”,反复几遍即可。

2.耳廓按摩法:用双手预热,对掌摩擦发热,先后按摩耳廓腹背 2 分钟,使耳廓发热,从而达到缓解紧张之目的。

3.双手钩拉法:双手弯成钩状互拉,拉紧放松,再拉紧再放松,如此反复几次,情绪就会逐渐放松。

4.有的考生还可能遇到考试时记忆突然堵塞,脑中一片空白的情况,此时要保持冷静,采取上述放松方法后,可以通过情境结构联想,发掘相关材料线索,也可暂时放下,先做下面的题目,说不定会有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的感觉。

总之,合适的环境、健康的身体、良好的心态对于高考来说大有裨益,愿所有考生在接下来的冲刺中鼓足干劲、振奋精神,以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迎接即将到来的高考!

免责声明: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驻马店广视网、驻马店融媒、驻马店网络问政、掌上驻马店、驻马店头条、驻马店广播电视台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,禁止以镜像、截图、摘编等任何形式上传到网络,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。

责任编辑 / 张媛媛

审核 / 李俊杰 刘晓明

终审 / 平筠

上一篇: 全市“三夏”生产工作会议召开

下一篇: 驻马店“四水同治”绘“人间仙境

精品推荐